中国新平柑桔第二届产品推介会。
志愿者小玲家访了麻章区湖光镇正读高三的婷婷一家。志愿者在湛江市麻章区入户探访慰问了104名学生,举行了两场游园会活动,在化州市主要镇街举行了10场游园会活动。
此次活动举办的12场游园会,共有687名学生到场,其他未能到场的学生,将由当地妇联转交中秋慰问包。恤孤助学会第十一届中秋大慰问系列活动除中秋思亲访贫童活动外,还举行了e万行动关怀活动、探访病童、蝴蝶助学阅动计划中秋慰问、天天公益中秋圆梦联欢及中秋圆梦微心愿等多场活动,共组织了283人次志愿者、捐赠企业代表、工作人员前往广东、贵州等10个地区,为2907人次的困境儿童送上中秋慰问和祝福。她的笑容在那一刻绽放,那一定是我见过最真挚最甜美的笑容。十年前,婷婷母亲因病去世,仅靠父亲在外打杂工养活一家人以及偿还她母亲治病时欠下的债务,平时由奶奶照顾她和在读的16岁妹妹和11岁弟弟。志愿者们用心陪伴受助学生,倾听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点滴,给予关心、鼓励。
奶奶说,婷婷一直很乖巧懂事,学习也是名列前茅,墙壁上都是她的荣誉奖状。在招募志愿者时,恤孤助学会邀请部分资助人及其家庭成员一同参与,为他们提供深入了解弱势群体并奉献爱心的机会,也使资助人进一步了解受助学生的生活状况以及恤孤助学会的助学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全村1500亩耕地,经过镇村干部们近几年的努力,已经流转了800亩,百香果和水稻种植企业的进驻和对智慧农业的探索带来了新的发展,让闲下来的中老年村民找到了新的忙碌生活和收入渠道。
国庆佳节,我们来到韶关市始兴县澄江镇铁寨村碗厂下,一个掩藏在粤北的绿美中的自然村。路边的土坡以前都是烧瓷器的窑,里面烧出来的碗盛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温饱和饥饿的滋味。沿着河畔,碗厂下有一整个山窝的泥砖瓦房,他们大多都焕然一新,换上了统一、整片的水泥色瓦面,有的墙面还粉刷得洁白,映衬着山野的绿意。方式三:将作品发至邮箱liulmeimail@163.com,并在邮件正文中注明投稿人姓名,电话,作品主题及作品文案。
让我们打开感官,发现乡村之美。村口新建的公厕旁一株年轻挺直的杉木上挂着几个圆溜溜的南瓜。
铁寨村主村道边连片400多亩的百香果与远山连成碧绿的一片。但铁寨的绿意和发展生机却依然昂扬。如今,整个铁寨村1900多人,常住仅200人,碗厂下也只剩12个人。他们的童年,遇上了一个更美好的铁寨。
村子里,身形如米粒般大的蚂蚁在窗沿、砖缝和路面奔忙,它们看上去都是两手空空,搬走的是村里那些看不见的点滴岁月。小时候,妈妈跟我说外婆家就在碗厂下,始兴的客家话碗厂下在博罗县麻陂镇的人听来就像是碗铲下(意思是橱柜下),对外公外婆的所在曾疑惑了一整个童年。童年的记忆里,这里有一股浓浓的酸笋味,外婆也住在这里。走出碗厂,走到铁寨村主村道上,始兴尚未入秋,傍晚5点的天气还有些闷热。
后来,这里的陶瓷产业就已经被外面工业化的生产取代,仅靠耕作和养蚕也已不能满足村民拥抱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人们纷纷外出务工,村子逐步空心化。他要赶去村委会,今晚有电影下乡的活动。
走进广东乡村,或者回到家乡,投入乡野的怀抱,感悟乡村变迁与时代脉动…… 记录眼中的和美乡村,用镜头、用文字,以一瞬定格永恒,为发现,为赞美,也为记忆。方式一:在小红书、抖音、微博、视频号等社交平台发布内容,并带上话题#绿美广东和美乡村。
这里群山环抱,秋天先落在高高的枫香树上,在碧绿的山林里伸出一抹暖色,叶子上面渲染着初秋的霞光。这些房子里面保留着的许多过去的光景,在节假日人们返乡的时候,随着吱呀开启的门扉再次呈现出来。【作者】李国华 投稿方式 绿美广东·和美乡村随手拍活动正在进行,欢迎投稿参与,一等奖奖励3000元。果园里每天招工30多人,每天工资100元。方式四:在南方+客户端的点击活动界面上传作品。靠着耕作、养蚕和卖碗,这里的客家人换来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碗厂下之名由此而来。
方式二: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登录后上传作品。天色渐晚,尚在施工的坑洼的路段车辆行驶缓慢,70岁的邱伯正骑着单车焦急地跟在后面,黝黑的双手把着单车车头左右扭动保持平衡,最后还下地推着车,和车上的人简单问候后又匆匆赶路。
而山溪上粉色的木芙蓉花和路边艳黄色的萱草花仍开得正欢,树下的木贼也拔出了一节又一节的草茎。果园里务工的村民们忙着将一个个圆滚滚的紫色果子采摘下来,还不忘呼着大嗓门聊天。
以前房子里面铺满了鲜绿的桑叶和雪白的蚕,每一个阿妹都从惧怕养蚕到以蚕为生那些发生在里面的记忆曾经被带到了远方喧嚣热闹的城市里,在某天的静夜里会被人们缓缓记起。
方式一:在小红书、抖音、微博、视频号等社交平台发布内容,并带上话题#绿美广东和美乡村。他要赶去村委会,今晚有电影下乡的活动。童年的记忆里,这里有一股浓浓的酸笋味,外婆也住在这里。铁寨村主村道边连片400多亩的百香果与远山连成碧绿的一片。
这些房子里面保留着的许多过去的光景,在节假日人们返乡的时候,随着吱呀开启的门扉再次呈现出来。这里群山环抱,秋天先落在高高的枫香树上,在碧绿的山林里伸出一抹暖色,叶子上面渲染着初秋的霞光。
方式四:在南方+客户端的点击活动界面上传作品。村子里,身形如米粒般大的蚂蚁在窗沿、砖缝和路面奔忙,它们看上去都是两手空空,搬走的是村里那些看不见的点滴岁月。
如今,整个铁寨村1900多人,常住仅200人,碗厂下也只剩12个人。小时候,妈妈跟我说外婆家就在碗厂下,始兴的客家话碗厂下在博罗县麻陂镇的人听来就像是碗铲下(意思是橱柜下),对外公外婆的所在曾疑惑了一整个童年。
方式二: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登录后上传作品。后来,这里的陶瓷产业就已经被外面工业化的生产取代,仅靠耕作和养蚕也已不能满足村民拥抱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人们纷纷外出务工,村子逐步空心化。让我们打开感官,发现乡村之美。村口新建的公厕旁一株年轻挺直的杉木上挂着几个圆溜溜的南瓜。
果园里每天招工30多人,每天工资100元。全村1500亩耕地,经过镇村干部们近几年的努力,已经流转了800亩,百香果和水稻种植企业的进驻和对智慧农业的探索带来了新的发展,让闲下来的中老年村民找到了新的忙碌生活和收入渠道。
方式三:将作品发至邮箱liulmeimail@163.com,并在邮件正文中注明投稿人姓名,电话,作品主题及作品文案。广场上,月光倾泻在谷堆上,孩童们围着谷堆奔跑嬉笑。
他们的童年,遇上了一个更美好的铁寨。靠着耕作、养蚕和卖碗,这里的客家人换来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碗厂下之名由此而来。